长城是个游览胜地,可对年逾花甲的董耀会来说,长城却有另外的含义,且值得为之奔波劳顿一生。被誉为“长城之子”的董耀会是著名长城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长城,他走了30多年、研究了就大多数人而言,长城是个游览胜地,可对年逾花甲的董耀会来说,长城却有另外的含义,且值得为之奔波劳顿一生。被誉为“长城之子”的董耀会是著名长城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长城,他走了30多年、研究了30多年,也宣传保护了30多年。30多年,也宣传保护了30多年。
1982年的一个晚上,在山海关长城脚下,三个年轻人有了一个极为大胆的计划:徒步行走万里长城。
首先提出这个想法的人就是董耀会,那时的他已经是电业局线路工程队工会主席了。在山里架设电线的工作之余,热爱文学的董耀会对群山之间那宛如巨龙般的长城产生了无尽的向往。
当董耀会向他的两个好伙伴儿宣布要徒步考察万里长城的想法时,其中更有诗人气质的吴德玉兴奋得要立即动身,性格沉稳的张宝忠也表示赞成,但早已胸有成竹的董耀会说我们一定要充分地准备,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成行,只要我们在长城上迈出第一步,就是成功。
计划就这样有条不紊地开始实施,他们爬山锻炼体能,用一天的时间往返一百多千米,他们补习和查阅长城的历史文献,多次到北京求教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
电影《爱我长城》剧照 董耀会
董耀会徒步考察的万里长城是明代长城,墙体长度约为6200多千米,而其中保存较好的只有约513千米。董耀会经常把长城比喻为一位老父亲,在岁月侵蚀和人为破坏之下,不断衰老,这种痛心的感受鞭策着他,为长城奔走呼吁。
2017年12月,董耀会用十年时间主持编纂的《中国长城志》出版。这部共十卷长达两千二百万字的巨著,会集了长城相关学界的多位全国领军人物,取得了众多开创性的成果。
历史遗迹与文物蕴含着精神标识、文化精髓和当代价值,讲好文物故事是文物工作者的使命。董耀会近一段时间一直忙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和考察,他曾说:"长城经历几千年风雨洗礼,自己一生中能有几十年光阴陪伴着长城,是莫大的幸福"。
长城人,
纪录电影《爱我长城》海报